联系我们 / CONTACT


15810950688
- 手机:15810950688
- 邮箱:15810950688@163.com
- 地址: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向阳村
12987酱酒之渡劫
日期:2021-09-18
信息摘要:
原料粉碎酱香型白酒生产把高粱原料称为沙。在每年的生产周期中分两次投料,一次投料称下沙,二次投料称糙沙,投料后需经过八次发酵,每次发酵一个月左右,一个大周期约10个月左右。由于原料要经过反复发酵,所以原料粉碎比较粗,要求整粒与碎粒之比,下沙为80%比20%,糙沙为70%比30%,下沙和糙沙的投料量分别占投料总量的50%。
12987酿造工艺:
㈠ 端午制曲
㈡ 重阳下沙
㈢1年生产周期
㈣2次投料
㈤9次蒸煮
㈥8次发酵
㈦7次取酒
原料粉碎酱香型白酒生产把高粱原料称为沙。在每年的生产周期中分两次投料,一次投料称下沙,二次投料称糙沙,投料后需经过八次发酵,每次发酵一个月左右,一个大周期约10个月左右。由于原料要经过反复发酵,所以原料粉碎比较粗,要求整粒与碎粒之比,下沙为80%比20%,糙沙为70%比30%,下沙和糙沙的投料量分别占投料总量的50%。
为了保证酒质的纯净,酱香型白酒在生产过程中基本上不加辅料,其疏松作用主要靠高粱原料粉碎的粗细来调节。
大曲粉碎酱香型白酒是采用高温大曲产酒生香的,由于高温大曲的糖化发酵力较低,原料粉碎又较粗,故大曲粉碎越细越好,有利糖化发酵。
下沙
酱香型白酒生产的一次投料称为下沙,一般都是在重阳节(阴历九月初)。每甑投高粱350kg,下沙的投料量占总投料量的50%。
泼水堆积下沙时先将粉碎后的高粱泼上热水(称发粮水),泼水时边泼边拌,使原料吸水均匀。也可将水分成两次泼入,每泼一次,翻拌三次。注意防止水的流失,以免原料吸水不足。然后加入母糟拌匀。母糟是上一年后一轮发酵出窖后不蒸酒的好酒醅,发水后堆积润料10小时左右。
蒸粮(蒸生沙)先在甑篦上撒上一层稻壳,上甑采用见汽撒料,出甑时粮食不应过熟。出甑后再泼上热水(称量水),保持适当的含水量。
摊凉泼水后的生沙,经摊凉、散冷,并适量补充因蒸发而散发的水分。
堆积当生沙料的品温降到32℃左右时,加入大曲粉,加曲粉时应低撒扬匀。拌和后收队堆,堆要圆、匀,冬季较高,夏季较矮,可用手插入堆内,当取出的酒醅具有香甜酒味时,即可入窖发酵。
入窖发酵堆集后的生沙酒醅经拌匀,然后入窖,待发酵窖加满后,用木板轻轻压平醅面,并撒上一薄层稻壳,发酵30~33天。
酱香型白酒生产的二次投料称为糙沙。
开窖配料把发酵成熟的生沙酒醅分次取出,每次挖出半甑左右,与粉碎、发粮水后的高粱粉拌和,其发水操作与生沙相同。
蒸酒蒸粮将生沙酒醅与糙沙粮粉拌匀,装甑,混蒸。一次蒸得的酒称生沙酒,出酒率较低,而且生涩味重,生沙酒稀释后**泼会糙沙的酒醅,重新参与发酵。这一操作称以酒养窖或以酒养醅。
下窖发酵把蒸熟的料醅扬凉,加曲拌匀,堆积发酵,工艺操作与生沙酒相同,然后下窖发酵。应当说明,酱香型白酒每年只投两次料,即下沙和糙沙各一次,以后六个轮次不再投入新料,只将酒醅反复发酵和蒸酒。
蒸糙沙酒糙沙酒发酵时要注意品温、酸度、酒度的变化情况。发酵一个月后,即可开窖蒸酒(烤酒)。因为窖容较大,要多次蒸馏才能把窖内酒醅**蒸完。为了减少酒分和香味物质的挥发损失,须随起随蒸,当起到窖内后一甑酒醅(也称香醅)时,应及时备好需回窖发酵并已堆集好的酒醅,待后一甑香醅出窖后,立即将堆集酒醅入窖发酵。蒸酒时应轻撒匀上,见汽上甑,缓汽蒸馏,量质摘酒,分等存放。酱香型白酒的流酒温度控制较高,这也是它“三高”特点之一,即高温制曲、高温堆集、高温流酒。糙沙香醅蒸出的酒称为“糙沙酒”。酒质甜味好,但冲、生涩、酸味重,它是每年大生产周期中的二轮酒,也是需要入库贮存的一次原酒。糙沙酒头应单独贮存留作勾兑,酒尾可泼回酒醅重新发酵产香,这叫“回沙”。
糙沙酒蒸馏结束,酒醅出甑后不再添加新料,经摊凉,加尾酒和大曲粉,拌匀堆集,再入窖发酵一个月,取出蒸酒,即得到二轮酒,也就是二次原酒,称“回沙酒”,此酒比糙沙酒香,醇和,略有涩味。以后的几个轮次均同“回沙”操作,分别接取三、四、五次原酒,统称“大回酒”,其酒质香浓,味醇厚,酒体较丰满,无邪杂味。第六轮次发酵蒸得的酒称“小回酒”,酒质醇和,糊香好,味长。第七次蒸得的酒为“枯糟酒”,又称追糟酒,酒质醇和,有糊香,但微苦、糟味较浓。第八次发酵蒸得的酒为丢糟酒,稍带枯糟的焦苦味,有糊香,一般作尾酒,经稀释后回窖发酵。
酱香型白酒的生产,一年一个周期,两次投料、八次发酵、七次流酒。从第三轮起后不再投入新料,但由于原料粉碎较粗,醅内淀粉含量较高,随着发酵轮次的增加,淀粉被逐步消耗,直至八次发酵结束,丢糟中淀粉含量仍在10%左右。
酱香型白酒发酵,大曲用量很高,各轮次发酵时的加曲量应视气温变化,淀粉含量以及酒质情况而调整。气温低,适当多用,气温高,适当少用,其中第三、四、五轮次可适当多加些,而六、七、八轮次可适当减少用曲。
生产中每次蒸完酒后的酒醅经过扬凉、加曲后都要堆集发酵4~5天,其目的是使醅子更新富集微生物,并使大曲中的霉菌,嗜热芽孢杆菌、酵母菌等进一步繁殖,起二次制曲的作用。当堆集微生物繁殖得较旺盛,再移入窖内进行发酵,使酿酒微生物占据优势,保证发酵的正常进行,这是酱香型白酒生产少有的特点。发酵时,糟醅采取原出原入,达到以醅养窖和以窖养醅的作用。每次醅子堆积发酵完后,准备入窖前都要用尾酒泼窖。保证发酵正常、产香良好。回酒发酵是酱香型大曲白酒生产工艺的又一特点。
为了勾兑调味使用,酱香型酒也可生产**量的“双轮底”酒,在每次取出发酵成熟的双轮底醅时,一半添加新醅、尾酒、曲粉,拌匀后,堆集,回醅再发酵,另一半双轮底醅可直接蒸酒,单独存放,供调香用。
端午制曲端午时节,是茅台镇一年之中制曲的好时节。这时期,制曲车间的门上爬满了“曲蚊”,这是制曲所需要的好的微生物环境,气温处于一年中的高点。
大曲以小麦为原料,先将小麦粉碎,加入水和“母曲”搅拌,放在木盒子里,女性工人站在盒子里用脚不停地踩(古时工艺称为‘处女踩曲‘)。小麦经过“踩曲”做成“曲块”,用谷草包起来,进行“装仓”。大约10天后再进行“翻仓”,就是把曲块进行上下翻转,让每一面都能充分接触微生物。另外还有几道工序,生产一块合格的酒曲至少要3~5个月。
经过如此繁杂的工艺酿造出来的酱酒,还需要经过三年以上的窖藏,才能投放到市面上,因此,酱酒的价格高昂也就在情理之中了。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